對於修持金剛乘的佛弟子而言,今天又是初十吉祥日,藏密始袓 蓮花生大士衪曾經授記。每個月初十衪都會回到這個娑婆世間,來探視弟子的修行,給予共同與不共的加持,金剛乘的行者們在初十都會備辦廣大的食設或意化的供養,來供養蓮花生大士,還有蓮花生大士的眷眾護法聖眾們。這也是我們修積廣大資糧時候。

所以在金剛乘的修學次第裡,薈供它是可以獨自做或者團體一起做,這是在生起次第修持的過程,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。有的人學佛修行,覺得資糧不具足,修得很辛苦應該多做薈供,如果覺得業障很重,也要常常做薈供,祈請傳承 上師三寶、根本聖眾的加持護佑,讓我們道業很能夠積資淨障,更上一層樓、突飛猛進。

問:
請示 上師:「感應勿喜,無感莫憂。」同修雖懂得這個道理,但仍然會期待學佛修行道路上,能夠出現感應,讓自己對佛法、宗門更加產生信心,但其實很多的加持感應是化消災劫與無形,對於一直以來自覺都沒有大感應、而生不起真實信心的同修,應該怎麼調整心態修行,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
這是出自《弟子奉行清規》,就是來大悲法藏解脫道場學佛修行弟子眾們,要大家要奉行的佛門清規,清規戒律缺一不可;很多人都在問我:「修學這麼多年,都搞不清楚在修什麼,我皈依好幾位師父,皈依證都搞丟了,師父的法號都忘記了,我都不知道在修什麼…。」

那你讀讀弟子奉行清規,這就是你修學的綱領,你就照弟子奉行清規這樣修,絕對不會找不到方向,而且有次第性,你應該相屬的覺受,所以這兩句話叫:感應勿喜,無感莫憂。請不要隨便更動字句。

所以同修學佛修行追求感應,作為修行的動機,這個動機有偏差。學佛修行不是來說─我要這樣修、聽說這樣修,會有什麼保佑、有什麼加持;這樣來布施,我會升官發財。這樣來放生,我就消災延壽,就一直在等著。人家曾經告訴你,或者在很多的感應故事裡聽到那些的劇情,等那些事情降臨在你身上,等著感應發生,這樣修第一個就是有偏差,修學佛法不夠深入。

三乘典籍裡面,沒有要我們依這樣的期待來修,倒是有以無希望心來修。不管我們來布施、行善都要有無希望心,不報存任何希望。不是說我今天對你慈容、對你付出、對你關懷,你也應該對我慈容、對我付出,你怎麼可以對我不好、你怎麼可以對我不耐煩。

所以你心裡會有很多的煩惱、矛盾衝突。學修修行心要越來越清淨、有智慧來對治摧滅煩惱。怎麼可以這樣錯誤期待、偏差的動機,越修越生煩惱,到最後確定有的人運氣好一點,他等到一些感應降臨在他身上,他也會學人家讚嘆一下,這個佛法真的好像有那麼一點感應,好像佛菩薩真的存在,我某一事情想一想,真的好像是佛菩薩加持保佑的─他只不過有這樣的結論而己,對他的道業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
這個是求鬼神條件交換的心態。在佛法的追求是追求什麼?是空性的解脫道。縱使要行善要利他,布施也好、持戒也好、修隨喜功德也好、四攝六度也好,他要有一個三輪體空的體性,就是─沒有在做布施的自己、沒有布施的東西。你今天布施錢財去助印佛經善書,你對錢財要修一個空性:不執取、喜捨、不求回報。在《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》常常讀到,還畫成漫畫送到各學校去,讓小朋友從小就有因果觀念。這部經講:如果你行善布施,生起悔惜心,會怎麼樣?生〈穿胸國〉,有這個疾病,我們看少數民族、比較偏遠民族,胸口有一個洞,有沒有?或者現在像「雞胸」一樣,胸口會凹下去,過去生都有這樣的惡業。

做了一個善事,我太衝動不應該這樣做的,本來要布施五千塊去放生,改布施五百塊就好了。我幹嘛捐這麼多,這叫「生悔惜心」。第一個,你做的善事功德,它會折損;第二個,自己會有落在另一種不好的因果上。所以修學佛法應要求甚解,感應勿喜,有了感應不用欣喜。講一句俗話說:「你高興的太早!」有什麼好高興的,你要處理的這些生前生後事、多生累劫的冤親債主、要懺悔的業障,過去所發的願善要來利益眾生、迴向有情…這些還沒做,你高興這麼早幹什麼。

當然感應勿喜,一個感應就知道,一分虔誠一分感應、十分虔誠十分相印。佛經上講的沒有錯,我就這樣來修就對了,無感莫憂,沒有感應不要憂愁煩惱。誰說佛菩薩給你的感應都要照你的意思、照你腦海中的劇本來上演?今天布施一個元寶,我自己就想,改天撿到更大的元寶…。誰說劇情都是這樣寫的?你可能要中風沒中風、你可能會被搶沒被搶、你可能早要退道,但你的慧命延續了。有很多我們不知道的這些感應或是加持護佑,它一直在上演著。所以我們就是說。來制除一個修行人的心態是最正確。懺悔一切、感恩一切。你懺悔一切,你才會繼續如法的修行,不要覺得自己很好、很不錯了,其實還差的很遠。

感恩一切,就是你不辜負諸佛菩薩對我們的恩德,衪其實常常給我們加持護佑,甚至緊緊守護我們,我們都不知道,有的時候還會怨天尤人。看很多同修來道場歡天喜地的,覺得這就是有福、智慧之人;來道場還繃著一張臉,憂愁苦惱,真的是可惜。這是你人生中最好的時光,可以親近三寶。像今天做薈供,要來供養傳承祖師、諸佛菩薩、空行護法,這是喜事。你看很多人結婚都沒有這麼吉祥,對不對?結婚的時候高興的要命,苦日子要開始都不知道,這才是真正欣喜的人,欣喜的日子,學佛的智慧要出來,而且有一些的感應它不一定是滿足於你五欲的,凡夫的思維上面的期待感應,有一些是在你心性的成長。

比如說:你的勘忍之心,忍辱的心增強或者定力增加。很多事情這些緣境你看到、聽到,你會受波動會受影響,現在不會,反而越來越覺得心是可以真正做主。要發心,就發的出來,不要妄動這個心,我就調伏得住它。越來越想,心王能做主很多事情。

有的人心王不能做主,六賊入侵。自己的家裡遭小偷,夢到我家被小偷破窗而入,闖空門還搬走金銀財寶,你只要夢到盜賊,它就跟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有關係;盜賊進屋,窗戶沒關、門沒有關。這就是說你的六根門頭鬆動,眼 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六根沒有常放光明、沒有覺照。

或者沒有善持戒律,你讓六賊進了你家,金銀財寶被偷走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講的七寶─金、銀、琉璃、玻璃、硨磲、赤珠、瑪瑙,它講什麼?它講修行,修出來的功德資糧。為什麼我們常常在禪定都聽到「打七」。「打七」要打哪個七?要打你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。這七識,七種意識。輪迴的種種六道之中的結苦,都從你七識、執一個有而來。所以打死它,證空,七轉八起所以叫打七。

《佛說阿彌陀經》講七寶池、七寶─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末那都變成寶。同修你只要讀佛經,只要讀到寶,什麼最寶?清淨為寶,也就是你七識心修得清淨,是七寶。夢境中,夢到自己金銀財寶被劫奪,不清淨對不對?或者六根喧掉,整天看色情片、看暴力片。看隔壁買名車,女兒和我要錢買名牌包…,煩的不得了,不清淨,不清淨就沒有寶貴心。

所以佛經統統在講禪話。你要花這麼多的時間,去等你的凡夫意識心所認為的感應?還是你要善用此心,深入經藏,這經藏裡面,有無比的超凡智慧在其中,需要去領略的,這是最大的感應。很多事情看不開、放不下,你要修得能看開、能放下,就是最大的感應、最大的加持,莫過如此。

所以同修修行,我們的品級要越來越提昇,不能老留著初機緣那個境界,善男信女,都要人家鼓勵,都要人家「變個魔術」給你看的境界,你才會覺得有保佑、有加持,才要修下去,那你永遠等在那裡,後面還有很多的煩惱在等你。所以,感應勿喜,無感莫憂。

問:
夢境可以調整修行人的身口意,但有些同修夢境非常多,天天都會做夢,但不能忽視夢境要提醒什麼。請示尊貴 上師:為什麼有人天天會做夢,有人幾乎沒有夢境?那天天做夢的夢境,是否有意涵呢?應該如何做判斷?恭請尊貴 上師開示。


答:
夢,是中陰的境界。我們讀過〈六種中陰警策偈〉。這叫屬於「睡夢中陰」。我們人投胎到這世界上來,從母胎受生出來,就是一種中陰,我們睡覺是睡夢中陰,死亡,是「死亡中陰」,都在這種中陰境界。

中陰境界是我們自心投射出來的,與究竟道而言,它是不真實的,但是不真實,它又在我們生活中卻是赤裸裸的存在。所以我們要如何看待,現在問題是,睡夢中陰,自然是我們心自性投射出來的,你說它有沒有意義?究竟而言,它的意義是沒有的;但以世俗諦而言,可以藉由夢境來探究、調整自己的身語意,為什麼?

如果你懂得體察這些夢境。比如說:薩迦派果道果的祖師─毗瓦巴大師,衪曾經在修行的過程中,拙火成就之前,衪夢到一個夢境。衪的夢境是非常負面的,衪夢到大水沖刷,所以建築物都被刷毀了;夢到自己的鼻樑折斷;夢到自己的師兄弟都死光了…。一般來講,不知道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,可是沒有多久,衪成就了。

也就是說,這些凡夫的境相已經跟衪徹底分開,衪已經證得聖者的果位。所以,你看薩迦派、格魯派常重視的〈金剛瑜伽母十一支瑜伽〉,裡面也有〈睡夢瑜伽〉,〈十一支瑜伽〉裡面就有夢境來審視自己修學狀況的修行,甚至可以用睡境觀察自己的壽命,修行級別現在到什麼程度,或者是否死亡徵兆已經來了?這個都有非常正確、有條理的讓我們來依循。

所以有夢境的時候,另外會延伸一個問題:同修有夢境不知道有何意義,應該來請問 上師,來給我解個夢,但我若去請問,而這夢太膚淺,都是看肥皂劇之後亂夢的,我就被人家取笑,就被人家罵─你要提昇自己對佛法、對禪修的境界。你才會有所體悟,才會有所體會。
佛菩薩衪會賜夢給你。衪就會給你差不多層次的加持,不會高到你沒有辦法去悟出它的道理。所以,老是賜夢給你,你老是疑惑顛倒、心裡存著依賴─我要來請示 上師,都不去思悟的,我們學佛修行人,我們講密宗就是大禪宗,那是國度、還有教法傳承的過程,有它的淵源不同。密宗跟禪宗是無二智的,今天你走在路上旁邊有落葉飄下來,都可以讓你體會其中的密意;今天你走著,忽然手痛了起來都有它的道理。你自己要有這樣本覺智慧常做觀照。但是說在這個中間常常做觀照,要常常誦經、修法、禪修,靜思惟做觀照,不要神經兮兮的,很多副作用開始;就是這個人神經兮兮的,一個落葉飄下看看是背面還是正面?上面蛀蟲咬一個洞…,糟糕!這個人變成神經兮兮,他沒有取到應該有的智慧和啟發,反而落在旁邊副作用效應上,那倒是不必。

你還是先多請示別人、多問問別人。問一陣子以後,我會給你思悟的一個面相,你記得這個面相去思悟,然後去調整自己的身、自己的語、自己的意,有沒有要調整,要去修正它的偏頗、要去加強改進的地方;這樣的話,每次的夢境對你來講,就好像給你一個精進課程,讓你的道業有向前邁進一步。這個夢境不要輕視它,也不要過度的重視它,過與不及,都會偏頗。

問:
請示 上師,害怕過度超越自我,所以不敢發心承擔太多道務,總是自我設限,認為能力不足。請示尊貴 上師:這樣的同修,若已經修學多年,無論是因果觀念、無常觀念,都已經聽過很多次,很難在有一個契機,可以讓自我覺醒而勇於承擔,發大心修行,這樣子的同修,應該如何根本的解決不敢發心超越自我的問題呢?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就是要做〈大圓滿前行五加行〉的觀有為無常,第五種觀修─觀有為無常。又叫做「觀壽命無常」,觀有為無常、壽命無常。不只是觀照自己,因為我們凡夫有五蓋,沒有禪定神通的力量。所以你沒有辦法了知法界很多事,不能縱觀自己吉凶禍福、罪福因緣。所以你會覺得自己的狀況可說是一無所知的。那你應該觀察自己身上種種的苦難、還有不具足的。

有的人說自己很好過,家裡經濟也不錯還可以,沒有什麼大的憂惱,你可以多付出愛心,去看別人的。所以我跟同修講,你常常要去療養院,你去看看老人家,你看看這老人家他要插管、用鼻胃管來餵食的時候,他人整天躺在床上,怎麼會舒服,對不對?你試看看,躺一天都不能起來,他一定要亂動;他要亂動的時候,手被綁住,他不是只有一兩天,可能他的餘生都是這樣。

你用心去關懷這些人,然後他因為沒有被照顧得很好,開始長褥瘡,還有開始要接受醫療人員不耐煩對待、外籍勞工不合理的對待…等等,這每天都在上演。這些痛苦在你旁邊,隨時都可以觸及的。你去醫院當當志工。去看看這些弱勢族群。看看這個小朋友,從小都沒有父母親的,他有很多的這些不可思議的成長過程…。這些你不能漠不關心,你去看看這一些,看看這些鰥寡孤獨的人,他怎麼過日子,你怎不去接觸這些緣境。常常處在溫室當中過著優渥的生活,你怎麼會去思悟無常苦空呢?所以,這就是很切要的事情。在道場我都跟大家說:我們每年都要舉辦讓大家去關懷弱勢。大家去關懷,不要光表演節目,大家都表演越來越有專業水平,要去觀察很多對自己思惟苦空無常、非常有幫助的這個層面。

你去想,我們常常同修在放生的時候,下雨都會穿雨衣、坐車,對不對?你放出去哪些生靈呢?你想想看,牠放出去以後呢?你想說牠也是一條命,為什麼牠的命運這麼坎坷呢?牠要去面對這麼多的東西,今天你救活了牠,不是牠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了,牠還有很多要面對的…。所以很多事情都要去思悟,你自己身上沒有大的痛苦,你母親有沒有痛苦?你父親有沒有憂鬱症、或有沒有睡眠障礙?你去看這些人的痛苦。你如果是麻木不仁、漠不關心,那當然你道業無成。

一個發慈悲心、修大乘菩提心的人,這些東西你不能當沒看到,所以可以去觀眾生的苦,然後感得有為無常,我們的壽命再怎麼執取也不過百年,非常短促。到底還能做什麼事情?就是相當有限。所以很多沒有學佛的人說:「這個短暫的人生應該及時行樂、吃喝玩樂。」那就是浪費自己的一生,他就是有痛苦的來世在等他,短暫的人生,應該「及時行善」、「及時修行」、「及時去幫助周邊需要幫助的人」,創造一個沒有後悔的人生,這個人生的意義價值才會提昇,來世就有一個具義的人生,或者一個更好的境界在等你。

所以同修多付出自己的愛心吧!多去看看我們週邊這些痛苦、需要幫助人。這些東西我們已經習慣迴避了,因為那些人的苦境你一想到某個人的名字、想到某個人的痛苦環境,你就不想再想下去,你想:那不關我什麼事。你的態度就是:啊,那個祝福他…就這樣帶過去。其實那些痛苦不會停的,被你知道,就是跟你有緣。你為什麼不盡力去幫助看看呢?

問:
請示尊貴 上師:應該如何正確的看待「越施越富」的問題呢?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
如果他是為了越施越富來布施,那真的是宗教狂熱,這動機有點問題。因為他的布施,不是要修菩薩的六度萬行,他是要來做有錢人的。想要做有錢人不是這一位他想而已,很多人都想做有錢人。他今天選擇這種方式,會有兩個結果:一個真的成功了,他真的越來越有錢,他可能會想:這可能是佛菩薩加持保佑的嘛;另一個,他沒等到。他的期待落空,對佛法失去信心。所以你看,正確動機在修學佛法它是多麼重要。

越施越富。布施當下,就是擁有財富,它就是分成資財上的富有、還有精神上的富有。所以最窮困、最沒有資財的人。在佛法上,他都可以做一個鉅富。為什麼?因為他可以覺得:我雖然窮到這個程度,我還是願意幫助比我更差、緣境比我更差更需要幫助的人。當下他的心靈是富足的,他可以得到這種人生的境界。

如果你是想說,像你剛才講的,我今天捐一台汽車去載同修,我應該馬上又賺錢,所以我又買了更好的車,這種心理狀態當場就是貧窮的,當場就是疑惑的。所以要看越施越富,它所說的要點在哪裡?對這佛法要有一個甚解,會不會有一直行布施後來富貴不斷呢?這不用我們多說了,無論從 佛陀的本生故事、很多的因果感應故事,從古到今這已經不勝枚舉。

「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」、「施福者有福報」─這不用我們來多、來多做注解了。但是很多事情,它是不是隨著你的意願、隨著你的期待、立竿見影讓你看到?那未必。有的時候。你做了很多的功德善事,並沒有得到應該有的平安或瑞相。你要反求諸己,要檢視自己的身語意─為什麼照理,人家都消災化劫,至少得到平安了,為什麼你還災劫連連?是不是有哪裡偏差錯誤,表面一套、私底下一套?表面做得光鮮亮麗,私底下業習不改,會不會呢?或者包覆隱藏自己某種罪惡,而不去懺除呢?

這種事情非常多,今天來學佛有緣在一起,就是要藉佛法來解決。台面上、台面下的身心問題,很多同修他一直不肯發露懺悔,他把自己的罪惡包覆著,他覺得沒有面子或者覺得這個不要去碰觸,或者自己制訂一套自認為可以消業懺悔的方法。比如說:他做過不大好的事情他都不講的,我們在課堂上一直講,要如法來懺悔,他覺得我可能回去多念一點經、多隨喜布施,這個大概就會消失了。

那是你自己給自己的期待,未必是這樣來對治懺罪的,所以很多事情都要對症下藥。佛法浩瀚如海,不是你這樣隨便簡單想一下,就能夠如願成辦的。所以你要多問或者很多同修你有自己的往昔罪過錯,要如法來求懺悔。如果你要來問我,你就跟我說, 上師我這個事情,我不想讓別人知道,那我不會去把你的事情當例子講出來,最主要你的事情能解決。你看我以前遇到一個男的同修,這同修後來他車禍往生了,他車禍往生才三十出頭歲在我們台中道場,這同修跟我結過兩三次緣,講過佛法。最後一次他就跟我講,一邊哭一邊講,說他很不孝,聽我講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》。他覺得他很不孝,他到現在都聽完《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》,他還在打他母親,我聽了很遺憾。我說:「你既然講出來,現在開始不要做了。」他說:「不行,你不知道我媽媽那種人,根本沒有辦法,非得這樣。」沒有多久他就車禍死了。我聽到這種事都很遺憾,懺悔得太晚,而且沒有真懺悔!所以很多事要及早拿出來懺悔,及早拿起來去對治處理,他跟我講完這個事,當年他就走了。

問:
同修專案處理遇到業力現前,若是請示菩薩後,是冤親債主不肯解冤釋結,天天跟冤親債主懺悔,也沒有有聖筊;或者做功德給冤親債主,也沒有聖筊。
請示尊貴 上師,若是這種情形應該如何做?才能真的和冤親債主解冤釋劫。而化消災劫呢。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
你來找我,我幫你想個辦法。也許他就是想你這個人,根本就不是口頭認錯的問題。你看有多少同修犯錯來懺悔,口頭認個錯,我們就相信他已經幡然悔悟,重新做人;但是他立刻又犯錯的,是不是?冤親債主如果是鬼道眾生,他有五通。他完全知道你是這種劣根性的,你想要用一個聖筊來騙他啊,就說:『我懺悔了,請你原諒。』他一定就想說:有沒有一個人能夠看著他、能夠教訓他,能夠指出他的下劣之處,讓他真實去懺改。

所以一般很多同修來見我時,我跟你講到你的問題,希望你改過,你也願意這樣去修的時候,(冤親債主)他就原諒你了。你不要認為鬼道眾生都很好騙,他是被你欺負到已經沒辦法,你發的那個善願,要跟他解冤釋結,也實在沒什麼內涵,他實在是三寶加持。看佛祖金面接受的,接受了又看到你的死個性,他實在是咬牙切齒,說要原諒你也不是、說不原諒你,也已經跟佛祖承諾,你實在讓人家好為難,我們過去造了這麼多的惡業,你隨隨便便就有那種做一點功德善事,要擺平的心態,這樣是不可以的,要發自內心去懺悔,不要做那種可惡的人,不要做那種想到你、就恨到要來掐你、半夜就想來拉你腳的人。你把自己變成一個善人、好人,這來懺悔很多事都容易。我們這修行要做真正的一個佛弟子,要做一個佛教徒,希望人前人後是一致的。

問:
有很多的人沒有在道場學佛,是網路youtube聽尊貴 上師開示,知道專案處理,立刻生起信心,想盡辦法要接觸道場,希望可以來道場學習怎麼專案處理。但也有同修道場修學很久,聽了很久的專案處理(開示),還是不肯為自己的冤親債主、祖先開專案;眼看這樣的同修,早晚會業力現前,請示尊貴 上師:對於這個始終不專案處理的同修,應該怎麼幫助他呢?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
就是一直跟他有佛法的交流互動,邀請他來聽聞佛法。那大家都有業力蓋障。漸漸會消融,所謂福智心靈,人有福報現前的時候,他的心是非常靈感靈應的,他就覺得:我現在應該來改個什麼、來懺悔什麼,來處理我今生,比如說:前半生我都非常不孝的罪業,我現在幸好父母健在,應該彌補我年輕不懂事、忽略的孝道孝行;或者我過去欠人家錢,我應該怎麼去還;我過去殺生這麼重,我現在怎麼彌補懺悔。

他在有福報的時候會想這些,當心很剛強很硬、都不處理的時候,那就是業力蓋障還很重的時候,他就覺得:我還好吧,比我差的人這麼多。那你自己呢?你管我,你自己又怎樣?他會這樣子自我感覺良好,你就知道他業力蓋障很重,用時間換取機會,送他佛書、光碟看,然後常常邀請他喝茶,講佛法給他聽、邀請他來道場共修。總有一天會有一、兩句話觸動他,他會覺得這一、兩句話,好像在講我,我要懺悔時間到了。

懺悔時間早點到比較好,很多人覺得要懺悔的時候,都時不我予了,既沒有能力、也沒有資糧,時間又緊迫,帶著罪業之身投到下一世去,那下一世境界如何,你自己都概括承受了。希望大家珍惜已經接觸佛法的勝因緣,給自己一個具義的人生。

問:
請示尊貴 上師:有同修看〈密宗求法灌頂次第〉,了解受密法,應該先求四皈依,再一步一步向金剛 上師請法;但是現在有些教法是 上師直接普傳,或者是開許念誦,同修有疑惑,這樣理趣是會有牴觸,就遲遲不敢請法。覺得沒有四皈依就請法是矛盾,應該受四皈依再請法,這樣是正確的嗎?請示 上師開示。


答:
要受任何的密法,乃至很微小的上供下施這些,都是要受密宗四皈依的戒律,才是正確的次第。我們道場為什麼有的沒有受四皈依他就來?那就是開許。為什麼要做這種開許?因為這個人,他過去生在依止法,就是「上師法」這方面,他是沒有修的,怎麼說呢?因為有一個現象,他老是會跑道場、老是對這個法師,無法真誠敬信,在〈大圓滿前行五加行〉,巴楚仁波切已經講過了,會有這種劣相,乃至到年老都還在跑道場,這裡去、那裡去,這個法師不信任、那個法師不相信,就是沒有自己生命中的善知識,這是一種下劣之相。都是他過去對尊師重道、對上師法、依止法是沒有修的,沒有結善緣。

說的好聽叫「廣結善緣」,每個道場他說我不執著,我什麼教我都去,我這個也去參訪。說的好聽是這樣,說的難聽一點,你沒有這方面的福德,那你會到處去、到處跑、到處問,最後呢?這台灣話叫:「修雜菜行」,雜菜麵雜菜行。修行亂七八糟,不知道在修什麼,沒有修行可言。所以有同修是這樣來結緣的,如果我知道,我就會等他,等他的過程中他也覺得密法殊勝,為了增長他的善根、資積淨障,我們就開緣開許,我就傳你一些簡單的密法,你回去先資積淨障。

用這樣來等待他,或者你自己用這簡單的密法,自己修得越來越有福德因緣,你會早一點在他處遇到你生命中的善知識,你生命中的善知識他未必就是各方面就是非常莊嚴具足,但是起碼,他要遠離一切的過患,他要通達佛法,不是隨便的人就跑去當作善知識,那你是不是把自己的慧命拿去開玩笑。所以,這就是一個開許開緣的因緣,這樣子修有沒有結果?還是有的,有的人藉這個善因緣,他未來世會開花結果,或者他後半生會開花結果,或者就是他修著修著自己就覺得─我應該來依次第修學,先皈依再來發心,再生起次第,再圓滿次第。這樣來修學他也許覺得他時間到了,我常常舉例。

以前日本有一個導演叫單波折郎,他不是拍了一部,當時對於靈界探討的電影幾乎是很少,他拍了一部叫做「大靈界」。他那時候為什麼拍大靈界?他就覺得我六十歲了,在人生是老年了,他覺得死亡好像離我很近,我要開始對心靈、對靈界,做一個探討。他就致力拍這個電影,當時還造成了小小的轟動,喚起很多人對這個人世間了解到,原來:不是只有地球,還有一個靈界,要探討心靈的世界。

這個在佛教叫做「觀死無常」,跟「有為無常」。剛才講過,我們的壽命長短,不是自己控制的,「無常」就是它隨時以各種型態就出現在你身上、出現在你的眼前。那所以在無常來之前。你要把握時間修行。就是說你自己就會想,產生這種無常,我應該趕快依次第修學。以前在學禪修,初禪的時候,教我禪修的老師,他初禪跟我自己想像不大一樣,初禪,我大概以為就是數息吧,用天台三觀、小止觀的法門,大概就是要數息了,就一次一呼一吸,就是怎麼樣,數自己的氣息。初禪不是,他教我,我嚇了一跳停在那,他說:「初禪,你要想:
『第一、 你幾歲?』我那時候想,我二十幾歲。
『第二、 你身體狀況如何?』也就是說你要評估自己可以活多久。
『第三、 你經濟狀況如何?』需不需要投注很多的時間體力去上班,剩下的時間再來禪修。
『第四、 你的交友狀況如何?』你是不是有男朋友、女朋友,還要去約會、還有性生活、還有什麼壞習慣。你有時候要喝點酒、吃點肉、嚼檳榔。
『第五、 要怎麼樣……。』綜合下來你可以禪修而取證的時間,內容還有好幾項,我在這裡不一樣一樣講了。綜合評估下來你覺得你經過禪修,而今生而證得解脫、開悟的機率有多大?這叫「初禪」。

就是說你要了解自己的狀況,不要還在那裡自我感覺良好,然後還有評估你自己的智慧高不高。所以初禪,真的這樣去思悟自己,感覺自己狀況─我真的來不及。我還在那邊蹉跎什麼?我還在那邊邪見什麼?還在那邊想太多。

問:
尊貴 上師開示過,很多的人開始承擔佛事,會因為貢高我慢而開始失敗,同修有疑問,如果承擔佛事後有功德,不是反而更能有資糧改習,更生發出離心,或者讓心更穩定嗎?為什麼反而會承擔佛事道務之後,習氣毛病越來越重呢?恭請 上師開示。


答:
每個人不一定,每個人的習氣毛病,他跟他自己的業力有關係,業力業習分不開。為什麼這個人脾氣不好?過去殺業重,常常發脾氣,所以他有殺生的事實,他就有殺生的業跟習氣,所以這個人為什麼都很懶散?過去可能在畜生道,整天都睡 吃飽睡、睡飽吃,等著人家來殺牠。所以他有懶散的業還有習氣。綜合到這一世來有這個業習,有的人就是年輕的時候,他的業力習氣會跑出來,有的時候是中年,有的時候是老年突然業力習氣跑出來。

你看這人一生不喝酒,他老年突然很愛喝酒;這個人不抽菸,老年突然愛抽菸,有沒有看過這種事?有的人他年輕的時候都不好色,老年整天看色情片,覺得這個好好整天偷看。所以業力習氣出來的時候,你如果沒有已經在修行,真的是任它擺佈,也算是業障現前,你的業力現前。在老年的時候修行已經是非常重要。為什麼?已經要為往生善趣做準備了,忽然來了一個愛喝酒、愛賭博、好色,忽然來了一個壞毛病,它一下把你往下拉。

所以弘法人員也一樣,他有這個福德因緣接觸弘法,他有沒有業障、有沒有業力、有沒有習氣?有。所以他藉弘法的時候,他的冤親債主如果給他推波助瀾一下,他弘法時候容易傲慢,容易知道同修很多事情,他的私欲私利就起來了。那他私欲私利起來了。你看我們這些家親眷屬來道場學佛,都是為了他的慧命,都是為了將來升墮的問題而來,或者現世人生很多的疑難障礙而來的,你讓一個業力現前的人來引導他,你怎麼捨得呢?你怎麼忍心呢?

所以也有他的這個習氣潛在的,平常是蓋著的,跟你交往的時候不容易看出來。但是做佛事有很多的緣境,他的貪心就出來了、傲慢心就出來了、忌妒心就出來了,如果狀況小邊修邊調整還好;如果會誤己誤人,應該停止一切弘法的道務,原因就在這裡。大家都是凡夫在修行還沒有建立功德,不要先造難以彌補的罪業,你在弘法道務上造一個罪業,常常一生翻不了身的;這麼多家庭的這冤親債主、先亡祖先的問題,你就把它輕忽給耽誤了,你這一生很難修回來。所以很多他的這個形貌劇變,馬上就看出這業苦之相。所以我們學佛的人,要越修越有福德,怎麼你卻反造了大業了?所以在安排弘法人員道務的時候也要審慎,不要誤了他,是要來消業障、不是要來背業障的。

 

了解更多>>

◎觀音山 全球資訊網
http://www.fazang.org/

◎法藏youtube頻道
https://goo.gl/w5Dni7

◎吉祥洲-LINE官方帳號
https://goo.gl/6RnWXo

arrow
arrow

    心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